塑化劑(Plasticizer),或稱增塑劑、可塑劑,是一種增加材料的柔軟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添加劑。其添加對象包含了塑膠、混凝土、乾壁材料、水泥與石膏等等。同一種塑化劑常常使用在不同的對象上,但其效果往往並不相同。塑化劑種類多達百餘種,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稱為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化合物[1]。
磷苯二甲酸酯的結構通式Phthalates縮寫PAEs
製法 由鄰苯二甲酸酐與醇在酸催化劑(如硫酸)存在下酯化而成。
常見品種
鄰苯二甲酸二辛酯 |
DOP |
|
第四類毒性化學管制物質 (環境荷爾蒙) |
食品包裝 |
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|
DBP |
|
第四類毒性化學管制物質 (環境荷爾蒙) |
食品包裝 |
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|
DNOP |
|
第一類毒性化學管制物質 |
地板膠 |
用途 增塑劑/軟化劑/可塑劑 這一類物質是塑膠工業中最常見的,廣泛添加於日常及工業的高分子塑膠產品的生產,它被普遍應用於玩具、食品包裝材料、醫用血袋和膠管、清潔劑、潤滑油、個人護理用品、乙烯地板和壁紙等很多材料之中。聚氯乙烯生產工業化,磷苯二甲酸酯作為增塑劑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。用於聚氯乙烯和氯乙烯共聚物,其餘用於纖維素衍生物、聚醋酸乙烯酯、聚乙烯醇 用的塑膠手套或輸血袋等,都可見磷苯二甲酸酯類的蹤影。
對健康之影響 內分泌幹擾素,會使男性精子數量減少、活動能力低下,幹擾男性生殖道的正常發育,以及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等等。一種環境荷爾蒙,具有雌性荷爾蒙的作用
由於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與塑膠主體結構之間不以化學鍵相結合,故在使用過程中會不斷從塑膠中釋放出來,污染環境。近些年來的研究表明鄰苯二甲酸酯可通過呼吸道、消化道和皮膚等途徑進入人體,是一種重要的目前美國、歐盟已針對鄰苯二甲酸酯類建立規範,以減少鄰苯二甲酸酯類對人體造成進一步的危害。
聚氯乙烯PVC是由氯乙烯單體(VCM)聚合而成。因為其分子中57%的質量是氯元素
PVC代碼是3(3字在三個循環再用箭號中心)
- PVC一定要有添加劑或增塑劑才可用,這些大多有害,可能滲出或氣化。
- 部份添加劑會幹擾生物內分泌(影響生殖機能),部份可增加致癌風險。
- 焚化PVC垃圾,會產生致癌的戴奧辛(Dioxin) 1,4-dioxin而污染空氣。
戴奧辛類化合物中,被認為毒性最強的是2,3,7,8-tetrachlorodibenzo-p-dioxin (TCDD) 具有脂溶性,因此容易進行生物累積作用。
聚乙烯(polyethylene,簡稱:PE)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之一,大量用於製造塑膠袋,塑膠薄膜,牛奶桶的產品。
聚乙烯抗多種有機溶劑,抗多種酸鹼腐蝕,但是不抗氧化性酸,例如硝酸。在氧化性環境中聚乙烯會被氧化。
標誌與編號 |
縮寫 |
聚合物名稱 |
用途 |
特性及安全問題 |
PETE或PET |
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|
聚酯纖維、熱可塑性樹脂、膠帶與飲料瓶。參考寶特瓶的回收(Recycling of PET Bottles) |
耐熱至70℃,過熱及長期使用可能會釋出致癌物鄰苯二甲酸二辛酯(DEHP)。 |
|
HDPE或PEHD |
高密度聚乙烯(High-density polyethylene) |
瓶子、購物袋、回收桶、農業用管、杯座、汽車障礙、運動場設備與複合式塑膠木材(Wood-plastic composite) |
不易徹底清洗殘留物,非食品用途容器不應通過清洗後重複利用。 |
|
PVC或V |
聚氯乙烯 |
管子、圍牆與非食物用瓶 |
耐熱至81℃,過熱易釋放各種有毒添加劑(用於改善該類型塑膠的性能)。 |
|
LDPE或PEBD |
低密度聚乙烯(Low-density polyethylene) |
塑膠袋、各種的容器、投藥瓶、洗瓶、配管與各種模塑的實驗室設備 |
耐熱至90℃,過熱易產生致癌物質。 |
|
PP |
聚丙烯 |
汽車零件、工業纖維與食物容器 |
耐熱至約165℃,耐酸鹼,在一般食品處理溫度下較為安全。 |
|
PS |
聚苯乙烯 |
書桌佩飾、自助式托盤、玩具、錄影帶盒、隔板與泡沫聚苯乙烯(Expanded polystyrene,EPS)產品,如Styrofoam |
酸鹼溶液(如橙汁等),或者高溫下容易釋出致癌物質。 |
|
OTHER |
其他塑膠,包括ABS樹脂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、聚碳酸酯、聚乳酸、尼龍與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|
|
|
本文節選整理自唯基百科